棉花被是我們家家戶戶都有的一個必備品,一家老少都離不開它,現在呢很多的棉花被都是用機器批量制造的,但是傳統的彈棉花手法你知道嗎?接下來就讓小編帶大家來看看吧!
一,傳統手工藝彈棉花
1.簡介
彈棉花,又稱“彈棉”、“彈棉絮”、“彈花”,是中國傳統手工藝之一,我國至遲在元代即有此業,時至今日仍有操此行業者。元代王楨所寫的《農書》中記載:“當時彈棉用木棉彈弓,用竹制成,四尺左右長;兩頭拿繩弦繃緊,用縣弓來彈皮棉?!?/p>
2.工具
(1)一彎彈弓(北方彈棉花的弓子大多采用自然生長的彎曲樹木,南方彈棉花被加盟的弓子基本采用竹片。當然也有講究的,是用木料制作的。而弓弦都一樣,均用牛筋。)彈花的主要工具是一個杉木弓,檀木錘。彈花者腰系板兒帶,竹條系在身后,高出頭頂兩三尺。竹條超出肩膀的部分向前彎曲,用來懸掛彈花弓。
(2)一張磨盤
(3)一個彈花槌:用來敲擊弓弦
(4)一條牽紗篾
3.工人的行頭
彈棉花人在工作時,系一腰帶,后插一木棍,用繩系住,左手持弓,右手持槌。
4.步驟
(1)撕絮:舊絮翻新時,須先除掉表面的舊紗,然后卷成捆,用雙手捧住在滿布釘頭的鏟頭上撕松,再用弓彈。
(2)彈:關鍵是振動弓弦,用木槌有節奏地打擊,弓弦忽上忽下忽左忽右,均勻地振動,使棉絮成飛花而重新組合。
(3)固定:由兩人將棉絮的兩面用紗(按民俗,所用的紗,一般都用白色。但用作嫁妝的棉絮必須以紅綠)縱橫布成網狀,以固定棉絮。
(4)用木制圓盤壓磨,使之平貼,堅實、牢固。
二,現代機械彈棉花
手工業向工業的轉型,關鍵的因素就是機械化。彈棉花被代理也不列外,自明代起就有人在研究彈棉花機的制造。百度百科上說:“明代棉花加工器具為彈花椎弓(吊弓),中華民國初期才改用木制箱式彈花弓(彈花車),沿用到建國初期。1960年以后中國在日本引進了一批彈棉花機,簡稱彈花機?!?nbsp;
彈棉花的手藝是很早以前就流傳下來的,我們也不要忘記哦!
電話:18683829053
電話:0838-7205262
郵箱:1028792106@qq.com
地址:中江縣二環路西二段雄健汽車城E區23號